凤凰网体育原创
撰文 丰臻
近日,比亚迪品牌成为中国足球国家队官方合作伙伴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。
这本应是一桩互利共赢的合作,但网络舆论却并不平静。无论是出于对中国足球现状的不满,还是流量驱动的炒作,英超直播亦或是行业竞争引发的攻击,"抵制国足赞助企业"的声音意外出现。
面对这样的舆论态势,不禁让人感叹:是非观念已经模糊到如此程度。
7月18日,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公告,比亚迪成功中标中国足协中国之队汽车品类官方合作伙伴权益。德甲联赛据懒熊体育披露,比亚迪将在未来五年内,每年向中国之队提供约1500万元资金支持,总赞助金额预计达到7500万元。
随后,"抵制国足赞助企业"的话题持续发酵。
董路社交媒体发言截图
"抵制国足"俨然成为流量密码,将赞助企业卷入其中,更让这个话题获得双重关注。
7月22日,知名评论人董路在社交媒体表示:"在这种舆论环境下,五大联赛据悉双方已暂缓合作进程。我们本应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青少年培训,推动中国足球长远发展。但这次人为制造的所谓'抵制'闹剧,让比亚迪蒙受损失,也让中国足球成为受害者!"
据《凰家看台》掌握的信息,双方合作计划仍在推进,但确实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。足球直播
需要明确的是,比亚迪的赞助对象并非仅限于男子国家队,而是涵盖各年龄段男女足队伍及青训体系的整个中国之队项目。将赞助简单归结为"赞助国足"实属有意误导。这种负面舆论不仅困扰中国足协和比亚迪,也可能影响中国之队其他赞助伙伴。
我们的西甲直播立场十分明确:在国家队战绩处于低谷时期,在舆论环境极其敏感的当下,所有愿意支持中国足球或持续赞助中国足球的企业,不仅没有功利性地划清界限,反而展现出可贵的社会责任感。当然,这种勇气往往伴随着远见卓识。
社交媒体涌现大量抵制国足赞助商的内容
从商业风险角度考虑,英超联赛这些企业本可避开中国足球这个敏感领域。比亚迪的体育营销重点原本就在国际市场。从顶级赛事到中亚国家,比亚迪在海外与足球的结缘早已深入。2024年欧洲杯,比亚迪与海信、蚂蚁集团、vivo、全球速卖通等五家中国企业成为官方赞助商,共同展现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。亚冠赛程一个多月前,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历史性闯入世界杯决赛圈,42辆比亚迪汽车驶入塔什干本尤德科体育场,这是总统赠予球队的贺礼。对这样一家全球化企业而言,绑定中国足球并非迫切的市场需求。
但我们必须将比亚迪赞助中国之队定义为积极事件,其意义不言而喻。比亚迪作为成功出海的欧冠赛程中国车企代表,与中国足球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,先进带动后进,有何不可?比亚迪与中国之队的重要合作内容包括支持年轻球员海外深造、学成归国贡献力量,这与其国际化营销战略一脉相承,有何不妥?中国国家队现在和未来都将从中受益,这又有何问题?
包括中国平安、蒙牛、华润怡宝、比亚迪、支付宝等在内的品牌,或许都不是非赞助中国足球不可,在现阶段赞助中国足球几乎等同于公益行为,其中必然包含着家国情怀。但我们相信这些决策首先建立在对中国足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:
首先,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,是全球最通用的文化语言之一,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。以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,已不可能放任足球事业持续低迷,在这个领域选择回避。
比亚迪赞助中国之队,着眼于长远发展。
其次,国家队成绩确实不尽如人意,但国家队从来不是孤立存在,也无法与社会整体割裂。中国足球历经多种改革方式、多届管理层、多位教练、多批球员,成绩仍未见起色,恰恰说明这是系统性、基础性问题。反过来说,多年来成绩如此低迷,比赛时依然拥有大量关注,本身就证明其社会价值。
第三,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是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,在这个过程中,足球扮演着关键角色,无可回避。中国足球可以接受批评和调侃,但同时也需要支持与建设。
基于这些认识,我们认为这些企业支持中国足球,不仅展现勇气,更体现智慧,正因为同时具备这两种品质,才堪称有担当。
网友对中国足球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。
你为国家在某些领域的成就感到自豪,为某些领域的挫折感到遗憾,这很正常。你甚至可以与不如人意的事物保持距离以满足自我优越感,这无可厚非,但实在不应该成为"抵制国足赞助企业"这样的破坏者,否则真可谓"居心叵测"了。